查看原文
其他

我封城期间的读书生活

贝小戎 贝书单 2022-11-05

 

上海浦西地区从4月1日开始封城,直到18号、周一我才得以在小区内活动。足不出户的情况下,可以让头脑多多自由活动。如果想理解疫情以及人们对疫情的反应,我想到的可以参阅的书有:1美食类,《如何煮狼》、《餐馆》;2科普类,传染病的历史,《苍白的骑士》;3 心理类的,叶礼庭的《论安慰》、《精致的独处》;4文学类,《达洛维夫人》、《莫斯科绅士》;5 游记,斯坦贝克《横越美国》、奥登《冰岛来信》等;6社会学,关于谣言的、哈耶克的《自由秩序原理》等。


周日晚上八点,苗炜师傅要跟我连线,聊聊疫情期间的心理建设。好多论文说,封城、隔离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,读什么样的书能让我们得到安抚呢?2020年,疫情刚爆发、有城市封城时,美国很多媒体开了封城书单。但一位书评人说,其实无论读什么书都能让我们平静下来。“所有的阅读都是隔离期的阅读。我们读书,不仅是为了长知识、探索其他世界,也是为了跟他人保持距离。”


阅读首先让我们能够逃离现实。约翰·毕谷纳特在《静默》一书中说:“阅读是一场沉默的论辩吗?我们不断进入书本,又从中退出,思考作者的论述。然而并非所有的阅读都是这样的一场对抗,一次唇枪舌剑的对话。有谁未曾被一篇扣人心弦、字字珠玑的论述所折服,未曾沉醉在他人的思维里,而又被一声电话铃声或其他干扰拽回现实?事实上,阅读本身难道不正是一次中断,至少是对我们对自身感受的一次中断。”

《静默》书封


虽然躲在角落里看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,但独自默读是一个很晚近的现象。曼古埃尔在《阅读史》中说,直到17世纪,读书都是一群人大声朗读。”


到18、19世纪,默读变得更常见了。德国一位作家担心私下过量读书会让人更容易头痛、关节痛、视力下降、消化不良、神经紊乱、忧郁。他如此担心读者的身体,也许是因为很多人都是在床上默读。卧室成了读者寻求隐私的避难所,尤其是女性。“当女性很少被允许拥有私人财物时,她们拥有书籍,并且更有可能把书传给她们的女儿而非儿子阅读”


非常时期,你可以读一点轻松的书。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·达恩顿在《拉莫莱特之吻》一书中说:“阅读方式从朗读到默读的转变需要人们在心理上做很大的调整,它意味着阅读变成一种很内心、很个人化的经验。人们为不同的目的而阅读,有人读书是为了救赎灵魂,有人为了学些社交礼节,有人为了修理机器,有人为了讨好意中人,有人为了了解时事或自我消遣。”


《拉莫莱特之吻》书封


在旧王朝时代,大众阅读最重要的方式是篝火阅读会,有一个人给大伙儿念故事,孩童们一边玩耍一边听故事,妇女们边听边忙着手里的针线活。在欧洲现代早期,阅读是个社会行为,多发生于作坊、库房或旅店酒馆里,往往是一伙人听一个人出声朗诵。一战时,在战火硝烟的间隙,那些来自古廷根和牛津的士官生们最爱不释手的书是诗集。


这段时间我读到的有安抚作用的书,我看的都是电子版,因为收不到快递。


意大利作家费兰特的随笔集《偶然的创造》,其中有一篇谈新闻的洪流:“今天的新闻网络强迫公民进入一种混沌,你知道的越多你越糊涂。有时我觉得我明白了,为什么女性越来越倾向于去读小说。小说用谎言讲述真相。信息市场为了争夺受众,越来越倾向于把无法忍受的真相变成小说一样的、吸引人的、令人愉快的谎言。”


英国作家切斯特顿的散文《谈追赶自己的帽子》:他的家乡巴特西成了滔滔流水的汇合点,他却感到开心,说巴特西必定会出现威尼斯的景色,在风景方面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。“真正的乐观主义者把这样的事情视为享乐的时机。种种不便,其中绝大多数其实都是情感上或想象中的不便。”一位朋友,每天他的抽屉都被卡住,他就会咒骂,完全是因为他假设抽屉能够、应该而且会很容易就能拉出来。拉抽屉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是在把一条救生艇从大海里拖上来,就会感到兴奋。

 

叶礼庭《论安慰》第一章,上帝让约伯失去儿女、财产来考验他的信仰是否坚定,约伯要求跟上帝对话、辩论。“人类寻求安慰变成了要求神的认可,要求有权被听见。对于给予安慰的条件,上帝不仅要求绝对的服从,还要求一个人忠实于自己的真理。约伯拒绝承认他有罪。他要求上帝认可他无罪,他要求公正。要求公正等于相信世界是有意义的,这样正义才有可能。安慰能让我们走出绝望的前提是,我们有勇气要求自己和他人认可我们遭受苦难的现实。”


《大西洋月刊》去年的一篇文章,三位美国心理学教授说,疫情爆发后,人们会感到焦虑、抑郁,但很快就平息下来了,因为我们的复原力、坚韧度比我们以为的更强,人类有一种心理免疫系统,让我们最好地应付最糟糕的情况。比如分手后,人们只想着前任恼人的习惯,或者享受刚获得的自由。疫情期间,人们表现得很强健,变得很有创意,相互协助、展示厨艺,说明人们能够应付生活方式的突然变化,如在家办公、放弃旅行、隔离。


《混沌:开创一门新科学》:混沌不只是混乱、随机性的,它有一个精细的几何结构,一种乔装成随机性的秩序。人类的情绪也是一个混沌系统。最微小的变化可以改变一整天的心情。但无论这一天你过得怎样,你都可以期待在几天后回到你通常的情绪范围,混沌理论家称之为拓扑传递性。


《混沌:开创一门新科学》书封


《世界在书店中》,朱利安·巴恩斯说:“拥有某一本书——你自己挑选的书——就是定义你自己。”


《世界在书店中》书封


“一家书店可以是一个吸引特立独行者、精神流浪者的磁场,一个社区中心,一个避难所,一个文化活动的平台,也可以是一个异议和激进主义的中心……书店永远都在产生新的渴望,永远都在我们心中播种渴望。这种渴望会休眠很长一段时间,然后突然破土发芽。这就是它们的魔力:灵感在我们心中激荡,偶遇唤醒陌生的热望,梦想越来越大,顿悟照亮了心灵。”

 





大家都在看


为什么有的明星傻里傻气的?

你的住址透露了你的身份和财富?

蒙田论婚姻与享乐

MBTI流行不是它的错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